close

 

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本書站在不同的視角,說著旗津島上人和物的故事。故事可以從十七 世紀的旗津島開始,由高屏溪的泥沙沖積漸漸而成開拓的歷史洪流;做為高雄的發源地,曾有過數不盡的輝煌篇章;如2011年上半年的旗津海水浴場湧入了超過一百六十萬觀光人潮的紀錄……

  此刻更直接走入社區,訪問居民,傾聽訪談對象的人生故事,感受他們與島的聯結,透過不同的角色敘事構築出旗津的樣貌;追尋消失的或仍存留的物件—消波塊、日本公學校、污水處理廠……撫摸歷史銘刻的痕跡,梳理旗津從過往歷史時空至今日科技島的樣貌。

本書特色

  1.以在地定點為記錄與報導主角,可讓讀者深入了解一地方的發展,從歷史起源到產業特色,最後融入文化旅遊資源的創新介紹。

  2.以手繪地圖導覽在地人文、自然、產業等景觀與美食,讓讀者按圖索驥,深度賞遊最道地的文化。

  3.以大量今昔照片圖解方式,圖文並茂提供讀者認識在地的歷史文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複島團隊


  高師大黃孫權教授於2011年底組成複島團隊,關注田野、空間與藝術生產,因應基地條件組織不同底藝術家參與。擅以科技技術聆聽/記錄底層生活,改造現存社會條件或干擾主流意見,並陳藝術家與民眾的張力辯證關係,讓政治正確在對抗的作品中出現而非藝術家單方面的正當性宣稱。其作品〈複島〉,創造了自動敘事機器(auto-narration machine)與利用開源碼製作的AR軟件進行旗津的空間歷史探究,曾獲國藝會、文化部、高雄市文化局補助,於高雄多處進行展出。

目錄

[總序]
[市長序]
[局長序]
[自序]
    
[一覽就懂]高雄市旗津區示意圖

旗津身世
-烏魚寮‧漁民新大陸
-日府治台‧漁港西化
-日人開港‧高躍雄飛
-斷尾的島‧高雄港開拓
-臍帶連結‧跨海過港
-五感體驗‧旗津逍遙遊
-產業風華‧古往今來
-信仰納百川‧多神雲集

生活在故鄉──旗津的人物故事集
-迷途的明燈‧天后宮
-衛民衝先鋒‧主委
-協調的指標‧汙水處理廠
-消失的綠洲‧紅樹林
-不能說的秘密‧電石渣
-海上計程車‧舢舨船
-忘不了的人‧王家
-英傳教之父‧馬雅各
-傳習言教所‧公學校
-體育的推手‧謝校長
-繡裡好神氣‧龍鳳繡莊
-人體探測儀‧烏魚伯
-海上掏金客‧ 許叔叔
-網出一片天‧魚網阿伯
-黑金商人‧明麗烏魚子
-黃金的十年‧造船工人
-你我好姊妹‧外配
-名流沙龍館‧雙喜相館阿嬤
《複島》延伸資訊
多媒體繪本使用教學
參考資料
複島團隊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510973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160頁 / 17 x 23 x 0.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五感體驗‧旗津逍遙遊

從前,高雄市區往來旗津只能搭乘「渡輪」或從高雄歷史上失了蹤跡的「舢舨船」,自1984年起,多了另一項選擇-臺灣唯一水底公路隧道「過港隧道」,到達這座與市區有著不同風情的境外之島。

旗津島是一座狹長型小島,面積只有1.4639平方公里,這座離本島僅有短短幾海哩的小島上,有著豐富人文觀光資源:臺灣本島最早供奉媽祖,直至今日仍處主要幹道與鬧區的「旗津天后宮」,於1673年(康熙十二年)時即已佇立旗津,屬南方廟宇建築系統,早期廟埕作為曝晒漁網以及臨時修補竹筏、漁網的場所,現則作野台戲看台及擺設供桌使用。

尚有文史上從1875年(清光緒元年)牡丹社事件後為加強海防,於旗津建置【旗後砲台】,雖屬西式砲台,入口卻是中式八字門,兩邊門牆用磚砌以不同樣式的「囍」字,極具建築特色;1883年(清光緒九年)以磚造方形「旗津燈塔」,日人擴建高雄港後,於舊址旁改建新塔,塔身為八角形,旋至頂部為圓筒狀,並築西式白牆辦公室、日晷儀。

因著交通往來而起的「旗津渡輪」,提供居民、旅客人車通行的行船體驗亦是少見的特殊景象,為鼓山輪渡站候船室興建工程及高雄市承辦第八屆世界運動會,2009年4月16日步入歷史的23艘「旗津舢舨船」,有百年文化歷史,早年曾是高雄海上重要轉運工具,富機動性、不受航班限制,早期迎娶亦搭乘舢舨船。

除了豐厚的人文景觀,政府單位為促進在地觀光產業所規劃的設施:「踩風自行車道」沿繞旗津沿岸,騎乘自行車同時一覽沿岸景色;走過旗後山魔幻綺麗的「星光隧道」即可抵達另一端的「觀海賞鳥台」,倚著沙灘的岩壁壯麗而優美;而「旗津海岸公園」極富盛名,為遊客必到之處,不需遠赴墾丁也能夠腳踏細沙聆聽浪音。

來到旗津最不能遺忘,同時也是旗津最豐富的資源財──「海產」,在旗津,隨處可見新鮮海產店,無論是海鮮熱炒、餐廳合菜更甚或是路邊攤販特色小吃都顯出臺灣島國四面環海之利、養殖技術精緻,水產豐沛多樣,旗津小島多元化的觀光路徑,囊括文史、景觀、娛樂,走一趟小島,能發現視、味、嗅、觸、聽覺多樣而在地特有的旗津島。
 

 

 

 

自全球疫情爆發以來,國內的防疫戰鬥也取得了非凡的成績,國內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每個行業都開始復甦。上班族復工、學生開學、就連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武漢,也將在4月8日全面解封。 相對比國內,外國人民的日子卻一點也不好過,各國都陸續啟動了最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歐美地區的疫情尤為嚴重,截止今日,美國確診人數已破20萬。 ... 在所有人選擇居家隔離以應對疫情的時候,中國留學生的身影出現在了各國的機場,身在外國的國人都深知,如今各國里只有祖國最安全。 於是眾多在異國的留學生爭先恐後選擇回國,躲避這場在全球蔓延的災難。 「留學生事件」回顧 前幾天,一則中國200多名留學生滯留衣索比亞,從同情到痛罵的新聞被廣大國人知曉。一夜之間,網友對留學生從同情到「冷漠無情」的原因竟是,大量留學生髮現衣索比亞航班停飛。 一時間,恐懼和焦慮蔓延在每一個滯留的留學生心裡。就在眾多網友為他們想辦法的時候,留學生當中竟然有人把矛頭對準了大使館。 3月30日6點58分,一個留學生髮微博,聲稱滯留衣索比亞,聯繫大使館也沒得到幫助。然後就得到了其他留學生的聲援。 ... 「衣索比亞的中國留學生滯留,不惜三十多小時轉機非洲,然後被自己國家搞了。」 ... 就這樣毫無理由的把他們滯留的憤怒發泄到大使館的頭上。但是他們不知道的,就在他們惡意中傷大使館的時候,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已經在協調回國的飛機,並且還準備了充足的水和食物給他們。 就在這群滯留的留學生一個個歡呼雀躍的登上飛機之後,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向大使館道歉。這一行為讓人不禁發問:有些人的良心讓狗吃了嗎? 類似這樣的事件從疫情開始就一直跳進人們的視線。 3月14日,埃及留學生胡某某回國後未向居住地所在的鄉鎮、村(社區)進行報備登記,未遵守隔離規定,故意隱瞞從境外歸來的事實,導致45人被定點隔離、88人被居家隔離。 3月17日,山東省某歸國留學生以採集咽拭子不適為由,拒不配合工作人員的檢測工作。該留學生拒不配合檢測工作,拒接工作人員的電話,還拒絕上報體溫數據。在採集咽拭子後,該留學生還態度惡劣地摔門,投訴甚至打電話辱罵工作人員。 ... 3月21日晚,山西太原,從英國返回的留學生居家隔離,由於嫌棄社區工作人員的服務不周道,與工作人員溝通時發生爭執,並向社區工作人員潑熱水:我未成年不怕警察。 引起周圍鄰居憤慨,與其隔窗對罵。 ... 3月30日,青島,德國回國的留學生,因她體溫一直在37.3度,剛剛卡在發熱體溫,落地後體溫也沒有降低。在大巴車上等待的時候,跳窗逃跑。 ... 還有最近大火的留學生許可馨,在網絡上一罵成名。 她的恨國論簡直寡廉鮮恥:什麼中國人賤骨頭、中國人喝著很髒的水、回國隔離就像坐監獄、再也不回中國等等。 留學生這個群體自此成了一個「備受關注」的群體,這些屢次挑戰國人底線的個別留學生仿佛「一個老鼠害了一鍋湯」,讓所有留學生都不自覺的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留學生成為受關注群體的原因不是疫情 一個企業招聘,兩個應聘者,一個是國內比較有名的大學畢業生,一個是留學歸來的留學生,請問該企業會選誰? 其實,不管這個企業怎麼選擇,在絕大部分人的認知里,留學的人總會讓人另眼相看。俗話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不論是兩個人相親談戀愛,還是企業招聘,又或者人際交往,留學生這個頭銜總能給人加分。 於是,慢慢的,留學成了當下謀取一份好前程的「捷徑」,「高人一等」的感覺也逐漸在一部分留學生心裡滋生。與國際接軌、接受國際化教育、學習不同於國內的人文文化,成了部分留學生的「技能」。 疫情之下,嚴格的管控措施讓那些「迷之自信」的人跳了出來,他們的身影在普通大眾里有,在外國人里有,當然也會出現在留學生里。疫情只是給了他們這些人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與群體無關,與本性相關。 換句話說,留學生群體里的「敗類」是讓很多人慣出來的。 公然挑戰道德的根本原因是「忘本」 「國外的月亮比較圓」,正是自以為接受了國際化教育,吸收了他國文化滋養的心態,助長了個別留學生「高人一等」的心態。逐漸忘記了融入在血脈里的那份傳承,忘記了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有的道德品質。 崇尚自由並沒有錯,追求人權也沒有錯,但是不應該為了自己就可以不顧他人安危,不顧他人感受的我行我素,傷害了別人還標榜「自由」。不是在你需要的時候才想起還有個祖國。 這類人不止是在留學生群體中有,在所有的人中間都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為所欲為。 從古至今,人們對下一代的道德品質培養從來都沒有放棄,《弟子規》、《三字經》等經典文獻,無一不是在提醒道德品質的重要性。 當代對孩子、對每個人的道德要求,很早就做了規範 ①個人品德: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②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③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④家庭美德: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助人為樂。 當下的留學生情況並不樂觀,他們過得也很艱難,因為個別人的不當言論、不當行為,讓國人對他們這個群體產生誤解。 其實,不是所有留學生都是家底殷實,也不是所有的留學生只是為了鍍金,他們絕大部分都是為了學習先進知識回國發展,不論是為了家庭還是將來的工作,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奮鬥。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5n54Q2a.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3906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龍井頭暈看什麼科潭子頸部緊繃酸痛治療中醫西屯自律神經失調治療中醫
潭子失眠睡不著看什麼科 西屯頭暈改善中醫診所 問診詳細有耐心的中醫診所南屯心悸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西屯血壓不穩定改善中醫診所 最推薦的中醫診所潭子四肢麻痺看什麼科 台中四肢麻痺看什麼科 治療有成效的中醫診所神岡憂鬱症中醫推薦 大雅耳鳴治療中醫 用藥會了解病人生活作息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cel6oxnzo 的頭像
    ncel6oxnzo

    ncel6oxnzo的部落格

    ncel6oxnz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